看到“母亲”这样的字眼,我就会想起在乡下放牛的母亲!

    想起母亲,我就想起了母亲的许多往事,想起了母亲给予我的每一份温情……

   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,就在故乡那座无名的山脚下,用她那宽厚的双手,辛劳的汗水,将犁耙使唤得头头是道,把庄稼侍弄得生机勃勃,在泥土与肥料之间建立起我们幸福的家园,用每一滴心血、每一粒粮食,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姐弟四个养育成人。

    这山、这水、这故乡的每一页历史,写满了母亲大半生的艰辛,留下了母亲的每一个脚印。

    曾记得,小时候的我,很是调皮任性,经常四处游玩而不到学校上学。是母亲,拿着她赶牛用的木条,一次一次把我从山上、河边、地旁“请”进教室。而今,一想起母亲,我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一根木条,正是它时时刻刻鞭策着我走完了学生生活,走上了今天的工作岗位。

    曾记得,那一年九月,临近开学的前一天,东奔西走却没法凑足学费的母亲,在无可奈何的境况下,终于含着眼泪让父亲将家中仅有的两头牛牵给了牛贩子。此后,我便夜夜在梦中看见母亲那满含期待的身影站在故乡村头的榕树下,遥望着我离家的方向。

    现在,母亲早已是上了年纪的人了,但她仍象年轻时一样,一天到晚在田头地角忙碌。每一次回家,母亲总是象过年一样想方设法为我弄来我爱吃了东西,在忙完家务活后,就搬张凳子坐在我的面前,听我讲述山外边的故事,向我历数家中的家事,给我谈论为人处世的道理。

    今天,在他乡流浪的我,已不能经常回家探望年迈的母亲,只能在每一个夜深人静之时,想起我的母亲。然后,在每一个日子里,我学着母亲侍弄庄稼的模样,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自己的人生旅途。